歡迎,客人 | 請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密碼?

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綜合資訊 » 行業(yè)資訊 »

二維碼支付有了銀聯標準 移動支付格局未定

發(fā)布日期:2017-06-05  中國POS機網  來源:華夏時報
核心提示掃碼支付領域即將出現更多的參與者。5月27日,中國銀聯聯合40余家商業(yè)銀行正式推出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產品,京東金融、美團點評等非銀機構也宣布加入銀聯的二維碼支付體系。京東金融副總裁許凌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


掃碼支付領域即將出現更多的參與者。

5月27日,中國銀聯聯合40余家商業(yè)銀行正式推出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產品,京東金融、美團點評等非銀機構也宣布加入銀聯的二維碼支付體系。

京東金融副總裁許凌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認為,二維碼支付在前兩年的發(fā)展局限于場景之爭,產品形態(tài)上并沒有什么大的新變化。隨著加入銀聯二維碼標準的機構越來越多,競爭可能更激烈,但“這種競爭才是一個公允的市場競爭”。

“四方模式”標準出臺

二維碼支付在2014年前后出現,一直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唱對臺戲。原因之一正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于場景的把持。

此次,銀聯的標準出臺后,消費者凡在布放有云閃付二維碼受理標識的商戶,打開任意一家已開通云閃付二維碼服務的銀行或機構的APP,都可以進行掃碼支付。

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類似,云閃付二維碼可以通過“向商戶付款”功能生成“付款碼”,由收銀員使用掃碼槍讀取后完成支付,也可以通過“掃一掃”功能掃描商戶收款碼后完成支付。

不同之處在于,銀聯參與下的二維碼支付涉及卡組織、發(fā)卡機構、商戶和收單機構,為“四方模式”,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采用的仍是直連銀行的“三方模式”。

銀聯在此前發(fā)布的《答記者問》中提道,基于卡組織的四方模式,與實體銀行卡支付的差異僅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變化,其后臺賬戶仍基于實體銀行卡賬戶。“四方模式”中不存在資金沉淀虛擬賬戶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。作為銀行一方也可以獲取透明、完整的支付信息,有利于風險識別管控和客戶關系管理。

同時,銀聯相關負責人表示,相同場景下技術模式統(tǒng)一,可以實現不同機構之間的業(yè)務互聯互通,甚至跨境業(yè)務中的互聯互通。

從受理環(huán)境來看,銀聯方面稱,全國近60萬家商戶已經支持云閃付二維碼支付,約有266萬家商戶實現技術開通;另外有近60家收單機構如銀聯商務、快錢、通聯、拉卡拉、隨行付等均已完成受理端改造。

在境外,銀聯國際也在推動中國香港、新加坡、泰國、印尼、韓國等多個境內持卡人經常出行地區(qū)的二維碼業(yè)務,計劃率先在中國香港、新加坡落地。

在5月27日的發(fā)布會上,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書面致辭中表示,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產品既滿足了持卡人的便捷支付需求,又實現了銀行II、III類賬戶的市場應用,是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改革政策的有力實踐。同時,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產品的全球通用,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支付服務與支付標準“走出去”。

機構入場 競爭加劇

在許凌看來,現在的二維碼支付類似于十多年前的銀行卡市場。統(tǒng)一標識的“銀聯卡”其實在2002年才出現,有了統(tǒng)一的標準,才實現了銀行卡的跨行通用。

“在受理側,二維碼支付的標準就像是高速公路,屬于基礎建設。”許凌認為,屬于基礎建設性的部分應該形成統(tǒng)一標準,個性化的部分應該在產品和用戶服務上體現。

他解釋,與一般的機構相比,銀聯在境內商戶覆蓋上有絕對的優(yōu)勢。對接銀聯的標準后,就可以借助銀聯的網絡實現場景切入。機構只需要做好產品和服務。對于用戶一方,也不涉及支付習慣的改變,只要點開自己喜歡的APP就可以。

“就好比打開錢包,刷哪張信用卡沒什么區(qū)別。只是每張卡的附加服務、權益可能會有不同。”他說。

除首批接入的40余家商業(yè)銀行及機構外,銀聯方面稱,另有近60家商業(yè)銀行正在加緊測試并即將開通,年內其他主要銀行也將基本實現全部開通。

對于可能帶來的競爭,許凌稱為“公允的市場競爭”,認為場景之爭下一階段應過渡為產品之爭、服務品質之爭。

艾瑞分析師李超則認為,當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掃碼支付模式是對人力、資金、設備接口等資源的浪費,服務成本高,是金融行業(yè)發(fā)展模式的倒退。

他表示,銀聯為發(fā)卡機構、收單機構、商戶與用戶搭建支付基礎設施,將進一步促進二維碼支付的聯網通用,降低行業(yè)成本增強用戶服務體驗。

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也向《華夏時報》記者回應表示,二維碼支付標準的推出,主要意義在于繼續(xù)推動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的多元化,有助于促進二維碼支付的規(guī)范化發(fā)展,以及更好地在安全和便捷之間實現平衡。

“未來二維碼的標準發(fā)展,在競爭的同時,更有可能實現新的融合,因為互聯互通畢竟是零售支付發(fā)展的大方向。”楊濤說。

NFC與二維碼 誰將勝出?

移動支付領域,NFC支付與二維碼支付是兩種主要的產品形式。“云閃付”在2015年底發(fā)布時就是以NFC支付為主。

去年9月,京東金融也曾上線NFC支付的產品“白條閃付”,借助與銀行合作的聯名電子賬戶,實現與銀聯“云閃付”的對接使用。

對比這兩種支付方式,許凌向《華夏時報》記者回應認為,“都有存在的價值,并不存在競爭”。哪個產品更好,首先在于用戶的個人偏好。其次,“比如在煎餅攤或者大型商鋪,不同場景的使用存在差異”,應該交由用戶和商戶來選擇。

從京東金融的角度,許凌表示,兩個產品都在做。二維碼支付有了統(tǒng)一標準之后,可以借助于銀聯已有的場景去推,不需要再花費無效的資源去搶場景。相反,對于NFC或者刷臉、虹膜等生物識別的支付方式,京東金融則會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。

楊濤也認為,由于二者的支付場景條件和消費者習慣差異較大,二維碼的標準出臺對NFC支付影響有限。

“NFC雖然借助Apple Pay引起新關注,但因種種原因并未火起來,過去相關各方實際投入資源也不多。NFC仍處于‘谷底’狀態(tài),隨著條件的完善,還有一定上升空間。”他舉例稱,零售支付就如同“主食市場”一樣,“饅頭、花卷、米飯”都有一定需求,不可能一種模式通吃天下。

李超表示,京東金融等非銀機構的加入,可以帶動銀聯二維碼產品加速落地。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(fā)揮優(yōu)勢,帶動支付市場降低行業(yè)成本,提高支付服務效率。進而也會引發(fā)當前支付市場的大變局。

打賞
 
?
免責聲明:
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站會員、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圖文推薦

您在本欄的歷史瀏覽
熱門資訊

中國POS機行業(yè)權威門戶網站 引領行業(yè)發(fā)展


微信號:pos580com

網站首頁 | 網站地圖 | 誠征英才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方式 | 使用協(xié)議 | 版權隱私 | 排名推廣 | 廣告服務 | 積分換禮 | 網站留言 | RSS訂閱

版權所有:POS機網 北京瑞紀華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證060984  |  京ICP備07503063號

聯系電話:010-51658061 E-mail:bjsale#pos580.com(請把#替換成@)在線QQ:841617225

站所有信息均屬本站版權所有,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地址 域名:m.jensthetc.com